这算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,倘若我想了解得更多,有难记其数的书籍、论文、文章、影视剧使我畅游其中,慢慢却发觉,越加的迷茫了。
看到过的想法细想感觉都挺对,可一想串联起来,脑袋常常是一团混沌。
究其原因是我撇开了生活去构建精神世界,这就如同无根之浮萍,任何一阵轻风徐来,都能随之飘荡到很远,即无原初,也无终点。
那都有哪些风呢?
便先从爱谈起吧!
爱是人一生中永恒的主题,有了它,青春便有了喜爱的去处,即便是遍体鳞伤,一次次的失败,都想叩开阻隔在他和她之间的爱之门。
人往往就像直线,努力往前伸展,可在平面国中的两条直线一旦平行,便再也不相遇了。这两条平行线之间的永隔之河,汇集了人类文明璀璨的结晶。一场关乎男女之差异而形成的风俗习惯、社会道德、伦理规范贯穿了整个人类5000年文明的文明之旅。以前是一条黑暗的血路,直到现在,变成了一场救赎之旅。
每个人都想发出最雄心壮志的低吼,以此来证明自己的野望,我们并不是只作为人而来到这个世界上,现在的这个世界是分男人和女人的,而这个世界渐渐忘却的事情是——女性是人类的一半。
每一次的呼喊,都要的是一声回响。
可历史鲜红地提醒着,绝大部分的声音都沉入了这条永隔之河,河下是冰冷刺骨的绝望和黑暗无边的孤寂,这条河里埋葬这无数的皑皑白骨。
这条宽广无垠的河,构筑出了难以填补的差隔。
不去说过去的人类历史,女性之凄惨,都已不是文字所能真切描述的了。
说回开头,我应该到生活中去寻找。
我想撇开因观看角度的不同,而产生的大多数因素去谈女性和男性的差异。
好吧,很多人都说,男女之差便是性别、生理之差,除此之外我们不应该有其他差别,都是平等的。
只是不尽然的,暂且不论这句话,先说一下生活中的例子吧
有一个明显的问题是什么?很直白——你猜。这可不是我突放冷腔,来了个冷场。
我所说的问题便是这个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词语——猜一猜
于是便有了很多人口中的女人的心思,男人不懂,男人的乐趣女人不会明白。
可这男女都存在的问题为什么要放到这里说呢?因为在生活中,往往是一方陷入进了这猜一猜的世界之中,一旦止于猜测,一切的话语都显得苍白无力。这也还只是生活之差,不是男女本质之差。
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说差异之前,先说了爱,因为为了弥补两性之距离,便会去使用和诠释爱。
爱是什么?
有一哲人说,爱是奉献,爱一个人就应该不计回报的付出。
有一哲人说,爱是要让他(她)人幸福,时常笑口常开,如若对方总是在不经意间,嘴角便挂起一丝微笑,那便是最美的事情了。而更好的是让自己成为幸福的本身。
有一哲人说,爱是包容和宽恕,人无完人,爱一个人就要爱他(她)的优点,同时也要包容和忍让一个人的不同。
有一哲人说,爱是一种能力,一种推己及人的能力,爱自己也爱身边的人,你要想到如果你的手指被针刺中,会不自觉地缩回,别人也亦然。要有一种感受他(她)人痛苦的能力。
于是便以爱之名弥补了双方的裂痕(如前所说,又如打电话,发短信、约定计划、慰问、关心、兴趣爱好等等都会时常陷入猜谜的世界之中)。可即便是我们做得这么好,还是能不假思索地说如今人类文明依然处在男权社会,那一声声说如今男女平等已经是常识的话语,显得格外偏倚。
当然如今风俗习惯改变,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权力平等。那些正在生活中挣扎的人才最有发言权(这里不只是说男强女弱,女强男弱同理)
哲人已经把爱诠释得这么清晰,而在这个世界说,在不同的角落里,一出出美好的故事正在争相上演着。
同样回到生活中我们会发现,交异性朋友已经是被隐性禁止的了,谈恋爱是困难的,结婚是种理想,而离婚这是奔向自由和解脱。
我以前觉得尊重是交往的前提,沟通是交往的桥梁。
当调出的大数据一次,哦!原来才知道,大多数人的交往的第一要求就是尊重。
都会爱,都渴望尊重,这多好,在尊重的基础上有了爱(前面所提之爱),换句话来说,不就是实现了男女平等了吗?现实恰恰不是。
于是我又应该回到之前说提过的那段话来了——男女之差便是性别、生理之差,除此之外我们不应该有其他差别。
怎么说,这里头大有文章。
首先阐明,男女之差究竟在于哪点,得视思考的角度而定,如果你想从理论上去认识,有很多可以流传百世的经典著作以历史之进程和积累、社会风俗、伦理规范、道德标准、个性差异、法律法规、群体偏见、社会文化的角度去论证的很好了。
我只想也只有能力想从生活中了说说男女本质之差。
于是我不认为男女之差在于性别和生理。
我认为,便是这句话抵消了积累了整个人类文明的爱之乐章,从而无法达成男女平等。
因为生理上的不同而分成了男性和女性,而我们仅仅把这看这是生理的不同,笑而抚平之。
那这可是最大的笑话了,冠之以光明,却沐浴于黑暗之中。
社会的要求是什么?
女性在隐性中承担家庭主妇的职责,这是历史遗留问题,遗留了什么?
不正是因为女性在生理是的不同,而觉得女性更加适合做琐碎的家务(当然这样的观念这逐渐减少。)
第二个要求是什么?
女性应该生儿育女,人生的终点是传承,在一些伦理学里,人类最高的伦理道德,最高至善便是通过自觉的牺牲自我而达到种族的繁衍昌盛。
问题是这是很多人从最根深蒂固的观念里承认女人是要生儿育女的。
人性向善,既然最高至善是前文这般,那我不是说去抑制思想中的渴望,这可是最高至善啊!
重要的是在这般观念之下所形成的精神世界,使女性和男性有了差异(终于说道差异了)
那就是男性和女性的命运变得不一样了。
一旦女性决定生孩子,那家务之责自然滑向了女方,而从想要孩子开始命运之轮便驶向了不同的轨道。
备孕、怀孕、分娩、恢复身体、照顾孩子吃喝拉撒,工作停滞,重心转移。即便男性再感同身受,而我们都知道,在生活中绝大多数的男女之隔便是从这时开始的。
不理解,想要被理解,两个家庭的融合(和父辈)、分担、这些理念的不同变得更加频繁。
这时当男人是好丈夫的时候,在外有不能成为好员工(时间不够),是好爸爸时又不是好丈夫等等。
女人是好妈妈时不是丈夫的好妻子(性格多变等)
女人的生儿育女是其中之一,经由身体之不同而产生的男性天然物化女性身体,因性的吸引而产生的女性成为被侵犯的大多数者,女性经由女性之身体去看待世界时所产生的分隔(恋爱时、壬辰时、育儿时等等心理的转变)同样会有所差异。
同样的,在男性的视角里女性对金钱、地位、前途、相貌的考量,女性较之男性同样是有差异的。
总结
以上都是本质差异之衍生,我综上所述,觉得男性和女性本质之差异在于无法共享命运。
当女性和男性从性的萌发开始,命运就开始反向发展了。无法共享命运,最好的爱都无法填满隔阂之河。
共享命运是答案,但也仅仅是一个解字,在这之后的回到就需要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通过抉择去凝聚力量了。
如果要我给一个广泛的答案
我只有两个字——教育
据说苏格拉底没有留下一个文字,因为他畏惧文字的力量,文字本身会经由复述、转述、翻译、重释而使知识得到广泛的传播,同样经此而变得扭曲从而具有毁灭之能。
但文字是唯一之法,即便位卑言轻,留下些许文字,便是成长了的。
(以上仅为个人观点,文中使用复数和“我们”只为行文之通达,不做他代)
A WordPress Commenter
Hi, this is a comment.
To get started with moderating, editing, and deleting comments, please visit the Comments screen in the dashboard.
Commenter avatars come from Gravatar.